导航

我省继续教育如何改革创新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发布者:于抒含 发布日期:2019-10-24 访问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智库要闻

2019-10-24 06:53:12


导读

 

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和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中国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更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建设好“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我省继续教育应如何改革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湖南日报》特约请富有继续教育经验的湖南师范大学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发挥高校继续教育功能

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王善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并且多次强调“我们从学习走来,也通过学习走向未来”,要推进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学习覆盖面不广、学习风气不浓、学习形式单一等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承担着重要职责。高校应发挥继续教育功能、创新继续教育形式,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助推学习型社会建设。

强化知识创新,为继续教育提供丰富学习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教育“传授已知、更新旧知、开掘新知、探索未知”,从而使人们能更好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更好创造人类美好未来。这些“新知”“未知”的策源地主要在高校。高校通过知识创新和学习创新,为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提供了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学习样板。

一方面,高校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是继续教育的源头活水。高校拥有完善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研究体系,承担了国家知识创新的主体功能。高校应发挥好学科、人才、研究优势,在传承、融合、创造的基础上开发出新的概念、思想、理论、文化,攻克一个个人类的未知领域。在创造新知识的同时,高校还要注重“从生成仅仅是可靠的知识转为生成社会上广泛需要的知识”,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尤其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思想认识问题,用更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予以诠释,推出更多如“中国为什么能”“热点问题面对面”等社科普及成果,为人民群众注入更强大的前进动力。

另一方面,高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高校是学习的示范区,从教师、学生到职工,都处于持续学习状态、始终保持着学习者的姿态,这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给全社会带来了引领示范效应。高校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模式:有个体学习、集体学习;有小组学习、团队学习、班级学习;有自主学习、讲授学习;有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有课堂学习、在线网络学习;有研讨学习、研究性学习……高校应不断创新,培育出更多可复制的学习模式,为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示范、样板,推动全社会形成自为性、全程性的学习环境。

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多元化继续教育体系

高校创造的新知识、新学习方式需要通过继续教育这一中介进入更广泛的社会,才能助力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蓝图。

当前,继续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有8亿多从业人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要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2亿多老龄人,每年还新增上千万就业者。他们对于职业培训、学历教育、素质修养等有着巨大需求,极大拓展了继续教育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高校继续教育应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构建多元化教育体系,扩大继续教育覆盖面,以适应各类群体的学校后教育和学校后学习需要,适应继续教育个性化、多样化发展趋势。首先要加强学历继续教育发展,扩大成人高等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大远程教育、网络高校等规模,以更开放灵活的方式吸引更广大生源;其次要创新非学历继续教育形式,积极拓宽各类培训市场。如开展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行业职业证书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岗前培训、转岗培训,开展针对待就业人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开展针对贫困地区、资源缺乏地区的送教下乡、送智下乡等。要注重培育打造有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继续教育品牌,如推广建立“社区学院”,将其打造为提升基层人民群众文化水平、综合素质、治理能力的有效载体;第三,要探索“互联网+”继续教育形式,利用人工智能、移动终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好继续教育网络课程,实现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的贯通,满足“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需要。

完善政策支持,推进继续教育融合发展

充分发挥好高校的继续教育功能,还有赖于主要来自高校和政府两个层面的完善政策体系予以保障。

高校应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激励政策,将继续教育作为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抓好抓实。要通过纳入绩效考核等制度鼓励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向乡村、社区等教育资源薄弱区域延伸;完善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机构建设,培育专业化管理人才,壮大从业人员队伍;建立高等教育与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机制,促进高校文化教育资源共享共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

政府主管部门应探索完善高校主导、政府参与、社会共建的继续教育治理模式。强化继续教育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职业从业人员发展中的功能与价值,为高校推进继续教育提供支持;探索建立区域性、行业性、全国性的“学分银行”,打通各类教育机构、行业部门学分互认通道,完善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转换、兑换制度,激发人民群众的学习热情;着力推进高校共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组织等,架设好联通高校知识创新与居民教育需要之间的桥梁,从而打造出覆盖到每一位居民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网络。

只有参与继续教育的各类主体始终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型社会建设事业之中,高校的继续教育资源才能生根发芽、百花齐放,推动形成个人、组织和全社会都持续学习的状态。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激发高校教师社会参与活力

推进构建新时代学习型社会

李超民

新时代办好继续教育、推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教学水平好、参与热情高、奉献精神强、结构科学合理、能够可持续成长”的人才队伍。实践证明,高校通过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多元社会教育平台,能调动更多优秀的高校教师积极参与社会教育,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奉献力量与智慧。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意见》(2010)、《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十三五”规划》(2016)、《湖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对新时代我省社会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各市州结合实际加快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社会教育体系日益完善。“互联网+终身教育”发展也成绩斐然,如湖南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湖湘学习广场”平台的在线注册用户已达80万人;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研发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为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了网络学习平台。

但高校教师在参与社会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如下一些问题:一是高校教师参与数量少与社会教育教师需求量大之间的矛盾;二是高校教师缺乏参与社会教育的平台,导致难以施教;三是社会参与保障机制尚未健全,难以维系高校教师参与热情。因此,需要从建设教师资源库、构建多元教育平台、完善社会保障机制等层面激发高校教师社会参与活力,推进构建新时代学习型社会。

多渠道建设、丰富优秀教师资源库,激励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教育。打造一支稳定、专业化、高素质的社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供给足、热情高、水平高”的优秀教师资源库,是保障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与前提。高校在此过程中责无旁贷,应发挥主导作用。我省高校可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充分整合各专业学院与离退休职工的力量,构建多学科门类的优秀教师资源库。同时整合社会资源,从各行业吸收优秀校友,广泛整合科研机构、文艺社团组织及优秀企业管理人员,充实教师资源库。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将教师资源库之中的教师区分为专职与兼职,便于分类激励。

共建各类社区学院及教学平台,激发高校教师积极投身社会教育。省委书记杜家毫指出:“要充分调动政府、高校、企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把广大师生、科研成果与市场更好地对接起来。”目前,我省主要是依靠高校与社区协同共建社区学院与教学平台接受高校师生参与社会教育。2018年,湖南师范大学与长沙岳麓区龙王港社区合作建立了社区学院,许多优秀的高校教师在课余、周末、寒暑假义务参与到社区教育活动中,深受广大居民欢迎,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建议我省大力推进高校与社区合作,共建社区学院。同时按照《湖南省“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年)》(2018)、《湖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2019)的要求,融合网络企业及市场资本力量,协同推进、创新网络在线教育模式,逐步形成高校教师积极投身社会教育的新体系和新机制。

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确保长效维持高校教师的参与活力。应从党政统筹协调、政策引导和条件保障等层面,构建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体系,切实推进社会教育,调动并维持高校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党政相关部门应及时立法、出台政策,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提升高校教师参与热情。在这方面,国外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比如美国立法支持建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社区大学协会、社区基金会等机构,日本制定《社会教育法》《生涯学习振兴法》等法律法规,保障协调对接高校与社区资源。建议我省适度提高社区教育经费,并将推动高校与社区共建社区学院写入湖南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确保经费来源。同时建议教育部门、各高校大力推进教师职称评审改革,将教师参与社会教育与职称评聘、考核评优等挂钩。

此外,还应建立社会教育激励机制,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评估的导向作用,通过将社会教育等社会服务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引导教师参与社会教育。应通过优秀榜样的典型示范与引领作用,切实提升高校与社区的社会教育水平,为推进建设新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智慧与力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创新社会教育发展方式

推动继续教育转型升级

马卫平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一重要讲话是对“世界一流大学”成长之路的精辟总结,更为新时代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升级发展指明了方向。

世界高等教育问题专家纳伊曼曾指出:“只有当高等教育成功地表现出它对地方社会、地区和国际社会是有用的,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时候,它才能够得到发展,才能够成为群众性的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过程中,高校继续教育作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坚持“服务自己国家”,突破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围墙”,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如何不断创新服务社会的方式方法,推动继续教育向优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的供给转型升级?这些课题须通过创新社会教育发展方式来破解。

——适应新时代社会教育对象的新要求,坚持“三性并重”,从重数量规模向重质量效益转变,促进继续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开展公民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公民继续教育学习上的广泛性、时限上的终身性、办学空间上的开放性是学习型社会的主要特点。

为此,高校继续教育要坚持“三性并重”,大胆创新,积极转型升级。在专业设置上,根据学习者的岗位和需求,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完善学历继续教育学科专业布局,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的机制;在招生对象上,适应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开展诸如“新型职业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基层党政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入营即入学、退役即毕业”士兵职业教育等多类别的教育活动;在课程体系上,围绕不同教育对象核心素养需求,努力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创新培养模式,采取全日制、学分制、半工半读等多种学习形式,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堂与实训结合,营造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的社会教育氛围。

——构筑新时代社会教育的发展新机制,坚持“三方联动”,着力推进继续教育从封闭式办学向开拓城乡社区教育的办学模式转型升级。

建设学习型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建立社会教育协调机制,打破封闭式的“象牙塔”培养模式,充分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形成转型、升级、发展的合力。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性的终身教育,是终身教育在一个社区范围内的集中体现或缩影,建立以政府、高校、行政社区为核心的三方联动机制,构建学习型社区已成为发达国家推行终身教育的重要策略。在“三方联动”中,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发挥引擎和旗帜作用,在方向把握和原则制定上给予政策指导与支持;基层社区是社区学院所在地,作为重要的举办主体,应配合高校,积极协调社区学院与政府、高校的关系;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应着力发挥高校知识和人才的溢出效应,坚持“重心向下、突出重点、服务惠民”的工作思路,根据自身学科传统优势,依托自身智力资源,大力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向社区延伸。

——瞄准新时代社会教育的新目标,坚持“三维融合”,开展多种形式的非学历继续教育,积极推动继续教育从学历导向型向学习导向型转型升级。

继续教育转型升级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教育改革系统工程。应积极从继续教育供给侧改革入手,推动资金投入、激励机制、产教融合的“三维融合”。

一是完善保障机制。实现包括政府投入和社会多方投入在内的资金渠道的融合。政府、各单位及组织应充分协调、多向参与、多措并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发挥政府对高校的评估导向作用,将社会服务状况纳入到教师的考核机制当中,提高教师参与社会教育的积极性。

二是探索融通机制。建立学习成就制度是开展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有效途径,为此,应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的双证融通、学历继续教育课程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与互认。适应社会成员对继续教育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需求,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开展面向各类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认证、转换研究与试点,研究制定“学分银行”管理办法,形成支撑继续教育社会化转型的学分转化与认证制度。

三是推进产教融合。加快培养适应新业态、新模式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力求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应紧贴我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互联网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校内资源,采取送教进企、引训入校等校企合作形式,为行业企业提供多类型、多层次、立足岗位的技术技能培训服务。

(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坚持“五个精准”,提升高校培训乡村教师质量

孔春辉

湖南是基础教育大省,也是乡村教育大省。目前,全省529913名中小学教师中,乡村教师有381014人,占比为71.9%,乡村教师群体水平直接关系到我省乡村教育发展质量和前景。自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提出“国培计划”,国务院2015年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以来,我省出台积极政策、建立系列制度、投入大量资金,省内外高校积极参与,培训乡村教师50余万人次,显著提高了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开展乡村教师培训工作仍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培训活动对乡村教育的特点把握不够;课程和内容缺乏系统设计和整体推进;项目执行缺乏连续性,缺乏稳定的基地和队伍,缺乏长期经验积累和深入研究。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师培训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高校应主动补齐短板,坚持“五个精准”,提高乡村教师培训质量,推动这一工作转型升级。

——精准定位乡村教师培训工作。

高校应从两个方面正确定位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第一,培训乡村教师是高校发挥继续教育功能、对接国家教育扶贫攻坚战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第二,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及教育部等五部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师范院校以及设立师范专业的综合大学深度参与乡村教师培训是推进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精准投入人力物力。

一要高标准组建培训者队伍。高校应聘用理想信念坚定、理论修养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熟悉乡村教育、乐于传道授业的专家担任培训者,打造学科领域齐全、作风素质过硬、善于协同作战的培训者队伍。要特别注意从乡村一线教师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培训师资队伍,改变以往培训者自发研究、各自为政的状况,依托培训者团队分工合作,打造成体系的培训课程。

二要提升培训管理的专业化水平。高校应着力提升培训管理团队素质、制定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要规范管理,使培训工作从项目策划、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到课程实施、总结提升等各环节有流程标准,经费开支合理,学分计算科学;另一方面要精细管理,为参加培训的乡村教师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三要搞好培训资源建设。应为乡村教师培训配备合适的教学、食宿等硬件,与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建设好现场观摩、跟岗研修实践基地,建设好包括教材、讲义、读本、推广成果等在内的学习资源库。

——精准把握培训需求。

高校应在准确全面把握政策导向基础上,深入乡村学校和教学现场,多维立体开展培训调研。对每一个培训项目,既要弄清参训学员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也要弄清学员所在地区的需求和送培学校的需求;培训方案既体现国家意志、地方重点,又满足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努力实现对多元需求的兼顾。

——精准实施培训项目。

一是细分培训对象,针对不同成长阶段和不同岗位身份的学员设计不同的课程模块。比如培训专任教师可分为新任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提升研修、卓越教师领航研修等,培训中小学校长可分为青年精英后备干部培训、初任校长任职资格培训、骨干校长提升研修、卓越校长领航研修等。高校应注重培训的连贯性,以形成累积效应。

二是坚持实践导向,通过主题研修和任务驱动解决实际问题。应因地制宜,立足于破解乡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乡村教师成长的瓶颈来设计培训主题。同时用任务驱动学员全身心投入研修活动,培训课程不仅要讲清“是什么”“为什么”,更要告诉学员“怎么做”、引导学员“做中学”。

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增强研修的便利性和吸引力。组织形式上,可选取集中研修、网络研修、送教上门、分片设立培训站、分类设立名师工作室等多种形式,重点是方便学员实现工学兼顾;教学方式上,除专题讲座之外,可更多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现场观摩、跟岗实践、经验交流、研课磨课、校本研修等方式,突出启发与经验共享。

——精准开展训后考核。

集中研修结束时,培训机构应组织学员通过上汇报课、提交研修总结和教改方案等形式总结展示阶段性学习成果。在学员返岗实践阶段,应布置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实施课题方案等任务,并进行考核。高校应保持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送培学校的信息共享,完善教师成长档案,为教师参加后续培训提供依据;应积极开展对乡村教师培训质量标准的研究,逐步建立起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质量标准体系。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关闭